中華民國

出自Brian70's Wiki
於 2022年4月26日 (二) 22:31 由 140.119.38.185留言 所做的修訂
(差異) ←上個修訂 | 最新修訂 (差異) | 下個修訂→ (差異)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中華民國是位於東亞的民主共和制國家,曾在國際上廣泛代表「中國」,現因實際控制領土範圍和相關政治狀況而被國際社會通稱為「臺灣」,目前中華民國政府實際統治範圍為臺灣島、澎湖群島、福建沿海的金門列島、烏坵列嶼及馬祖列島(合稱金馬地區)與南海諸島的東沙群島、太平島和中洲礁,總計36,197平方公里,首都為臺北市,以人口和經濟總量計的最大城市為新北市,以轄區面積計的最大城市為高雄市。中華民國政府實轄區總人口約2,345萬,其中以漢族為最大族群,佔比達96.45%,其中又以閩南裔為主,而台灣原住民族佔比則為2.45%。國家語言為各固有族群使用之自然語言及臺灣手語,通用中華民國國語、臺灣原住民語、閩南語(臺灣話、金門話)、客家語、閩東語(馬祖話)與莆仙語(烏坵話)等,書寫使用漢字;而據中華民國行政院公布的2020年人口及住宅普查結果,現時臺澎金馬66.3%的民眾在跟他人溝通時,主要使用語言是國語;而閩南語佔31.7%,客家語佔1.5%,其他語言則都低於1%。

辛亥革命後,中華民國由於1912年1月1日在南京宣告成立,成為亞洲第一個得到國際廣泛承認的民主共和國,並從清朝接收中國疆域之統治,中央政權歷經北洋政府、國民政府等時期變遷。二戰結束後成為聯合國創始會員國及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並接收臺灣澎湖及南海諸島,站上世界大國之林。1947年在制度上進入憲政時期;後因第二次國共內戰中對中國共產黨的戰事接連失利,中央政府於1949年底從中國大陸遷往臺灣,主要國土亦限縮至臺灣。韓戰爆發後美軍協防台灣,1954年與美國簽訂《中美共同防禦條約》。1971年失去對中業島的控制後,有效統治領土臺澎金馬維持至今。1971年,中華民國原持有的聯合國中國代表席次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取代並被迫退出聯合國,不再是聯合國會員國。此後被迫與世界大多數主權國家斷交,成為有限承認國家。1991年5月1日,總統令公布廢止《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在中華民國的法律上終止國共內戰。由於多次縣市改制及東、南沙群島轉交高雄市管理,現行行政區劃設有2省、6直轄市等22個縣市,其中省經過兩次組織調整,原省轄之政務已完全移交予中央政府。

中華民國在政府遷臺後,於韓戰爆發後因戰略位置重要,在美援幫助下經濟快速成長,躍為亞洲四小龍之一,現今已被視為已開發國家。1980年代末起的一系列政治改革,使中華民國從黨國體制演變為兩黨制,形成多黨的政治生態,當前自由指數、民主指數以及女性參政率在世界各國名列前茅,且為亞洲第一個同性婚姻法制化的國家。

詳情可參維基百科中華民國條目。